欢迎访问医疗资讯网!
手机版

不辜负患者以性命相托 迎接2019中国医师节

时间:2019-08-20   来源: 浏览:

8月19日,超过400万名中国医生将庆祝第二个中国医师节。多年来,他们尊重生命,救死扶伤,甘愿奉献,用“无限的爱”保护13亿人民的健康。

不辜负患者以性命相托 迎接2019中国医师节

1、优良医学传统的传承

一个人一生都要经历生、老、病、死。不管哪个词,没有医生是活不下去的。医生是一个特殊的职业,正如现代医学大师邱发祖教授所说:“德性不接近佛陀,而接近神仙,成为医生是不可能的。”

在我国医疗事业中,涌现出了一批医德高尚的医生。其中有国内外知名医生、长期从事临床医学前沿工作的专家和扎根基层的全科医生。

--吴英凯是我国胸心血管外科和心血管流行病学的奠基人之一,创建了我国第一家胸外科医院。在医生的职业生涯中,他坚持自己的原则:“在病人面前,我是医生,我是仁者,应该受益而不是报告;在学生面前,我是教师,教育人,应该以身作则,而不是用言语;在组织面前,我是一个党我。第一,遵守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事业至上,奉献精神。”

--林巧稚是中国近代妇产科的奠基人之一。她参与了胎儿宫内呼吸、女性盆腔疾病、妇科肿瘤、新生儿溶血等方面的研究,在她个人的保护下,有5万多个新生命来到了世界各地。它的名言“我是中国人,我想与我的事业共存”激励了年轻一代的医务工作者。

--张金哲是中国儿科外科的奠基人之一,90岁以上的他一直致力于儿科疼痛的临床治疗。多年来,医生一直照顾好孩子们。每次孩子去看医生,他必须先起来。听诊器的焓被放在孩子的胸部。每次孩子哭的时候,他像魔术师一样从白大衣口袋里拿出一些小东西来吸引孩子,然后在孩子平静下来后去看医生。

肝胆外科专家吴梦超、神经外科专家王振义、神经外科专家王忠忠、被誉为“B型超级侦探”的贾立群等。

他们尊重职业、平等和仁爱,愿意奉献和追求卓越。他们是全国数百万医生学习的道德榜样和榜样!”中国医学会会长张燕玲说。

2、医生队伍建设稳步发展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的小康社会。作为人民健康的“守护者”,医生是促进中国健康的主要力量。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我国卫生工作者总数为117.49万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8988万人,执业(助理)医师339万人。

40多年来,中国医疗事业发展的人才基础不断巩固。每1000人中执业医师(助理)人数为24400人,每10000人中全科医师人数为18200人,每10000人中公共卫生人员人数为6,28人。记者从国家卫生委员会了解到,目前,全国卫生保健领域有院士211人,中医药硕士61人,获得“白求恩奖”67人,获得劳动模范称号59人。2000年至2017年,医学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奖597项,国家技术发明奖597项,国家科技进步奖597项。其中,吴梦超、王忠忠、王振义、涂友友、侯云德等获全国最高科技奖。

随着医疗行业的后续发展,医疗人才培养体系日趋成熟。国家卫生委员会有关负责人表示,中国深化了医学教育合作,建立了将大学教育、研究生教育和继续教育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目前,全国40万居民的规范化培训,通过多种渠道,加快了全科医生、儿科医生、精神病医生等稀缺人才的培养。共培训全科医师253000人,免费培训本科生38000人。

3、医疗技术能力显著提高

为了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国家卫生委员会完善了相关配套政策文件和制度规范,努力实现制度化、规范化、专业化、精细化、开放化。根据国家卫生委员会医疗管理和医院管理局副局长郭艳红的说法,委员会发布了18项医疗质量安全核心体系重点,为医疗质量管理提供指导,逐步完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维护国家、省、市质量管理组织体系,提高我国医疗质量管理专业水平。

中国2017年医疗卫生机构总数约81.83亿个,比2016年和2014年分别增长3.16%和7.64%,出院人数约2.43亿人,比2016年和2014年分别增长7.55%和16.27%。“我国医疗资源供应不断增加。”郭艳红说,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中,高度重视提高医疗技术能力和医疗质量水平。

经过几代医务工作者的努力,我国医疗质量呈现出“四升一降”的趋势:医疗资源供给持续增加,医疗服务效率提高,诊疗质量提高。部分专业、重点疾病和手术稳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不断提高,住院病人死亡率持续下降。它在低水平下是稳定的。

同时,我国的医疗技术能力也在不断提高。据国家卫生委员会有关负责人介绍,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医疗发展呈现出“内手术、微创手术”的趋势。与传统方法相比,微创和无创技术降低了手术风险,患者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如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突破10万例,居世界第一。它开创了世界上许多医学技术的先河,吸引了大量的外国专家到中国学习,甚至吸引了一些外国病人接受治疗。

数字技术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医学领域也不例外。目前,虚拟现实技术和三维打印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骨科、心脏外科、胸外科等领域,使手术更加准确、安全。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技术在病理辅助诊断和图像辅助诊断方面取得了突破,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联合医学院率先将混合现实技术应用于骨科疾病的治疗。在磁共振技术的帮助下,外科医生可以清楚地看到病变部位和周围血管、神经的全息图像,手术的安全性得到了显著提高。

×
妇幼保健
健康养生
两性健康
奇闻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