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因为新冠疫情的出现,让我们意识到了医疗基础建设的诸多不足之处,比如icu床位急缺、配套的医疗设备配备不足、突发性疫情反应机制不够等等,为了补齐短板,从2020年开始,中国开始投入到马不停蹄的加力建设医疗卫生系统的工作中。
202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投入456.6亿元用于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等项目建设;2021年投入300亿用于省市县三级疾控、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等的建设、2022年投入不低于300亿用于改善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国家发改委投资约426亿元用于重大疫情救治基地,为1597个县级医院提升项目投资,约686亿元,可见国家对于医疗建设的重视。
那么这给我们的医疗基础设施的建设,带来怎样的转变呢?
icu基础设施建设做出的改变和努力
首先,是icu(重症加强护理病房)床位配置率飞跃式上升。
《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里指出,2019年我国重症医疗病床数量为57160张,为每十万人中有4张病床;2020年增加到63527张,为每十万人中4.5张病床;2021年则增长到67153张,约每十万人4.8张病床的水平,我们可以看到那时候icu总量上和发达国家相比较的差距。
而质的飞跃发生在2022年,政策放开后的新冠感染大幅度增加导致重症引起医疗挤兑,为了让更多重症患者能够进入icu得到抢救,我们在防疫的同时,还要腾出精力着手建设icu设施。
为了了解各地的重症医疗资源情况,国家卫健委组织探查摸底,最后提出二级、三级医院和定点医院的扩容要求。
2022年12月9号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表示,全国的icu床位达到了13.81万张,接近十万人中10张的水平。
这是什么概念呢?
这就是说,我们用了一年的时间,将重症医疗病床的数量增加了一倍多,要知道,这个时候的韩国十万人的icu病床数是10.6张,日本是13.8张,一年时间的火箭窜行式增长,让我们追上了发达国家的脚步。
不仅如此,在12月9日的新闻发布会上,焦雅辉再次要求各地务必在12月底之前完成扩容和改造工作。
重症救治资源的改造扩容涉及12月20日的人员培训阶段和12月30日的场地和设施改造阶段,文件指出,12月20日前开展护理人员重症医学专业培训,开展专科医师的系统性综合ICU专业培训;12月30日前实现改造专科ICU、储备“可转换ICU”床位等目标。
2022年12月27日,焦雅辉重申了重症医疗扩充要求,其文件中指出:三级医院需建设“可转换重症监护单元,需要时,24小时内,重症监护医院有能力调整到增加一倍;定点医院重症床位和可转换重症床位要达到总床位数的20%。
再此之后,截止到12月27日,全国重症医学床位总数是18.1万张,也就是10万人有12.8张,其中,三级医疗机构的重症医学床位数是13.34万张,可转换ICU的床位是10.48万张。
从9号到27号,短短18天的时间,我们又将床位总数增加了4.29万张,这是其他国家远远达不到的可怕增长率,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质变带来的量变。
有人可能不理解,为什么icu床位要靠十几年的发展才实现飞跃,为什么医院中重症床位总是供不应求呢?
我们要知道,icu主要收治的是急症重病的患者,在icu中,配备的是医院最先进的设备,作为生命的最后一道防护线,它的要求是十分严苛的,需要被建在接近手术室、影像科、血库、化验室等科室的附近,便于检查。并且它被要求是密闭的,以最大限度减少感染和干扰。
除此之外,还要建立基本的通讯设施,比如:监护仪报警信号、网络检测系统、广播系统等。在满足了基本场地、硬件的前提下,还需要配备监护仪、心电监护仪、除颤仪、血气分析仪、输液泵等多种标准化的设备。
而这也只是几种基本设备,实际上,icu的种类有将近30多种,会根据医院级别来配置不同的分类。
高额成本和稀缺设备是icu建设的一大难点。床位配置需要大量资金,就光是一台呼吸机,就价格高达50万,如果完成一段基本工作,可以花费百万,更不用说,能够代替患者心肺功能,用来争取抢救时间的重要仪器——ECMO,ECMO又俗称“人工肺”,可以给人的器官脏器输送带氧气的静脉血。
当心肺功能衰竭的时候,可以促进患者体内血液循环,维持基本功能稳定,所以这就是为什么疫情期间EMCO这么重要和急缺,这样救命的机器,造价自然也贵,一台ECMO的价格是100万到300万之间,目前在国内,仅有260家医院配备了ECMO。
除了场地和设备外,icu对医护人员与床位比例的要求更高,比如医生与床位的比例,需要达到0.8:1,护士与床位的比例需要达到3:1。
而根据2022年发布的数据显示: 重症医学医生总数一共8.05万人,储备医生10.6万,护士22万人,储备icu护士是17.77万人。人员上的不足让icu的建设也更困难重重。
一名icu医生基本是要在研究生学位或以上学历,并且需要从事两年临床工作,参加危重症专业的严格培训,有很高的专业素养和奉献精神,才可以独立工作。
在2022年12月,疫情放开后的重症病人极速增加,有不少医院为了收治更多病人,将监护室里不需要上呼吸机的病人转移到过渡病房,专门腾出床位给重症的老人,甚至临时扩充床位。
床位的增加让人手面临短缺,icu一张床就要求配备3名护士,而很多医院一张床配备一名的资源都很紧张,而医护人员已经忙的饭都吃不上一口了。24小时内轮班倒的工作时间和繁重工作量让大批医护人员病倒在岗位上。
即使是如此艰难的困境下,我们也做到了快速扩容截止到2023年1月,我们的icu总床位达到21.6万张,从人员上面来看: 重症医学医生13.7万名,护士33.3万人。在设备方面,我们共有监护仪119.8万台、血液透析单元17.5万个、ECMO2857台。
三年来我们不遗余力的促进医疗建设,与疫情作斗争,到现在为止,设备基本能够保障医疗需求。
icu建设面临的一些难题
虽然这里面医疗设施的扩建进展迅猛,但还是出现了一些不可避免的难题,拿基层医院来说,火速建立起的icu床位经常会出现空床无患者的现象。
小县城的患者,往往会因为自身倾向,或者所在医院因技术问题推荐转院处理,而选择级别更高的医院接受治疗,而这时,基层医院icu设备的维护成本和人员成本就会全部由医院承担。
并且,icu医护需要的能力并不是短时间可以培训出来的,而且不仅需要学习,还需要长时间临床的积累才能胜任工作,而增加的icu床位,让医护人员的填补也变得困难。
可见,越是基层医院,面临的困境越复杂。难题并不是一下子就能攻克的,随着医疗体系和政策的完善,我们会平衡好防疫需要和所需的医疗成本。
填补更多的短板
我国首个icu在1984年的北京协和医院成立,从非典到现在,我们经历了20年医疗系统的改革和变迁,在建设上来看,起步晚的我们已经展示出了惊人的中国速度,这说明我们有能力做的更好,有实力为整体社会提供坚实的医疗保障。
到现在为止,我们的医疗卫生基础建设还在继续,在疫情发生后,让我们更加重视起了自身短板,各项文件都在强调加速医疗新基建进程,我们不仅仅在医疗资源上做了规划,在其他方面也提高了重视程度,比如:提高财政投入、医护人员人才引进、提高医疗技术水准、避免设备空置等。
推动医疗改进需要各方面的努力,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我们处在建设当中,希望未来的基层医疗系统越来越完善,能够让所有人看得上病,看得起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