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医疗资讯网!
手机版

首届中国肠癌源头防控论坛举行 专家共话肠道微生态医学建设

时间:2023-05-08   来源:网络 浏览:

为遏制肠癌高发趋势,让肠病患者远离肠癌,5月7日,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微生态与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中国微生态学杂志社、国家医用微生态工程研究中心、山东省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分会、山东省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山东省微生态诊治中心主办,青岛东海药业有限公司(东海药业)承办的首届中国肠癌源头防控专家论坛在青岛举行。

据悉,本次高峰专家论坛以“肠癌源头防控”为主题,邀请国家肿瘤防治、人体微生态学、消化学及医药教育学等领域的资深专家学者,深入探讨“肠道菌群失调与黏膜炎症、息肉及肠癌的关系”、“肠易激综合征、慢性腹泻、炎症性肠病的发病机制与合理治疗”、“肠癌源头防控的策略与措施”三项议题,从微生态医学角度深度剖析肠癌发病的根本原因,为健康中国战略赋能。

首届肠癌源头防控高峰论坛主席、山东大学消化病研究所所长 李延青:

据世卫组织癌症研究机构IARC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近几年肠癌的发病和死亡人数仍不断递增。众所周知,肠癌大部分是从肠息肉恶变而来的,但是只把肠息肉切除远远不够,由于其易复发的特点,肠息肉切除术不是源头性预防肠癌的措施。此外,肠癌、肠息肉的产生与肠道长期炎症也有密切联系,肠道菌群失调、酪酸菌匮乏、有害菌泛滥产生的毒素会导致粘膜炎症,造成久治不愈,引起肠道息肉丛生,息肉进一步恶变为肠癌。

随着微生态医学的不断发展,我们发现酪酸是肠粘膜再生修复的重要营养物质,如果酪酸匮乏,会造成肠粘膜营养障碍,被有害菌损伤发炎的肠粘膜得不到及时修复,炎症得不到及时消除。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做了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通过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证实了酪酸菌制剂对肠粘膜的修复作用,将助力我们从源头上防控肠道疾病。

国家医用微生态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崔云龙:

以肠息肉为例,肠癌大都源于息肉恶变,但息肉即使切除了,过几年还会再生复发,这也是临床和患者十分苦恼的问题。从微生态免疫的角度看,息肉再生复发的诱因就是由于失调的肠道微生态内环境没有改变造成的。所以,不改变肠道微生态内环境,单纯的切除息肉不是祛根的做法。

息肉和肠炎都源于肠易激、慢性腹泻、炎症性肠病、便秘患者长期饮用含蒽醌类产品以及肠菌群失调,有害菌泛滥,产生的大量肠毒素,这些肠毒素,不仅会造成粘膜炎症,还会造成DNA损伤和恶变。研究显示,酪酸菌等短链脂肪酸能营养修复受损的肠粘膜,从而起到消除炎症、降低肠道高敏感的作用。

基于这样一些研究认知,我认为应将肠癌防控的关口前移--开展源头防控,即尚没有肠道疾病的健康人群也应高度重视酪酸菌的补充,确保能给肠粘膜提供足够的营养,不要让肠道因营养不良而处于弱不禁风的病态;对于已经患有肠易激、慢性腹泻等肠道疾病人群,肠道已经有了程度不一的炎症、病灶,必须立即对因治疗,修复好肠粘膜、消除炎症,才能远离息肉及癌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微生态与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 肖纯凌:

近年来,微生态医学蓬勃发展,困扰多年的医学难题都找到了答案,比如说肠易激的病根是肠道菌群失调、酪酸菌匮乏,肠癌的根源在于肠道菌群失调、酪酸菌匮乏诱发的粘膜炎症等,这些发现都为疾病的科学治疗以及肠癌的防控指明了方向,我认为,应从以下两方面开展微生态医学的学习、普及与运用。

一是医药类高校开设人体微生态课程的系统性学习教育。在校的医、药学生来说,亟需接受系统的人体微生态课程的教育学习,提高对人体微生态学的认知,因此,建议医药类高校应开设人体微生态医学课程,并加强其在基础课程中的授课力度,建立并培养起微生态医学诊疗意识,让微生态医学指导下的肠癌的源头性防控观念及措施深入广大医护人员的心中。

二是开展在岗医药从业人员微生态医学继续再教育。由于微生态医学是在最近几年才备受关注的新兴学科,目前已在岗的医药护技人员大多没有接受过微生态医学的系统性教育和学习,自然在临床应用中受到了认知不足的限制。所以,对于在岗的医药护技人员,应当大力开展微生态医学的继续再教育,让广大的慢性肠病患者如肠易激、慢性腹泻等都能得到对因科学有效的治疗,从而远离肠癌。

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袁杰力:

肠道炎症源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源于肠易激综合征和慢性腹泻的未及时对因治疗;二是源于溃疡性结肠炎(溃结)及克罗恩病患者严重的肠粘膜炎症及溃疡的久治不愈;三是源于长期的便秘,尤其是经常饮用含蒽醌类成分通便产品;四是源于肠道菌群失调,有害菌产生的各种基因和细胞毒素,统称为便臭毒素。

我们的周围及空气中存在着大量的有害菌,这些有害菌被我们吃到肚子里去,在消化分解的同时释放出了大量的毒素,不仅会造成肠粘膜发炎、破损、溃疡,而且还会造成炎症增生为息肉,乃至恶变为肠癌。有研究表明,酪酸含量减少与肠道炎症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酪酸通过调节细胞代谢、维持菌群内稳态、调节免疫反应等途径,发挥抗炎和抗肿瘤作用,保护结肠上皮细胞。

要想彻底远离肠癌,就必须充分运用微生态理论,快速修复受损的肠粘膜,消除炎症,恢复肠功能。炎症被消除后,受损的粘膜被修复好了,肠息肉自然也就不会增生了,肠癌也就远离了,这才是肠癌的源头性防控措施。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溃结专委会主任委员 江学良:

经过微生态医学研究证实,肠癌的发病源头在于肠道内环境出了问题,原因是肠道菌群失调,特别是产酪酸菌匮乏,大量有害菌比如脆弱拟杆菌、具核梭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等繁殖并产生了大量的毒素,诱发了肠粘膜炎症、DNA损伤,炎症久治不愈,导致肠息肉丛生,进而恶变为肠癌。

我认为,以下四类人群应采取对因治疗和改善的措施,才能有效防控肠癌:一是慢性腹泻和肠易激患者;二是溃结、克罗恩病等炎症性肠病患者;三是慢性便秘并长期依赖蒽醌类强刺激性通便产品的患者;四是大便恶臭的人群。

以炎症性肠病为例,以往炎症性肠病只是用抗炎药控制炎症,但是抗炎药并不能改善肠道内环境、修复受损的肠粘膜,彻底消除炎症复发的诱因,所以才导致病情反复,久治不愈。研究显示,酪酸菌等短链脂肪酸能营养修复受损的肠粘膜,从而起到消除炎症、降低肠道高敏感的作用,因此我建议溃结、克罗恩病患者在控制炎症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酪酸菌制剂治疗,修复粘膜、改善肠道内环境、恢复肠道菌群的平衡是一个持久战,必须坚持服用药物治疗。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普外科主任 周岩冰:

肠癌切除手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存率,但这种手段治标不治本,不能从根上解决肠癌高发的问题。并且肠癌手术给患者本人和家庭,甚至是社会都带来了很大的经济负担,亟需找到切实有效的防控措施来控制肠癌发展、减轻负担。

近年来,研究注意到肠道菌群对胃肠道肿瘤术后的影响,包括手术应激、术后胃肠道结构和功能的改变、预防性抗生素应用均能破坏人体消化道菌群的平衡,容易导致患者术后肠道屏障受损、肠源性感染,进而影响患者术后恢复及预后。

因而,调节肠菌群分布、保护肠道微生物屏障,有效减少炎症反应成为促进患者恢复、改善其预后的关键因素。

南昌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微生物教研室负责人 陈廷涛:

研究结果表明,酪酸梭菌可以促进肠道益生菌的增殖,抑制肠道内致病菌和腐败菌的生长繁殖,从而纠正肠道菌群紊乱,减少肠毒素的发生。酪酸梭菌产生的丁酸盐也是肠上皮组织细胞再生和修复的主要营养物质,其活性不受胃酸和胆汁酸的影响。研究发现口服酪酸梭菌可增强人体免疫力,增加体内血清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Ig) A和IgM的含量。

此外,酪酸梭菌被证实可以增加双歧杆菌的丰度,显著延长无进展生存期。前不久进行的含酪酸梭菌的疗效实验结果表明,酪酸梭菌能显著降低小鼠白细胞数量、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白细胞介素1b、白细胞介素6和TNF-a表达,显著提高小鼠免疫指标(免疫球蛋白和淋巴细胞)和营养指标(白蛋白和总蛋白)。

现有的国际医学研究结果表明,益生菌数量下降、有害菌增殖会破坏肠道菌群平衡,这些有害菌成为优势物种之后,会导致肠道免疫紊乱、肠道炎症和其他肠道疾病,更进一步会诱发息肉从生、恶变为肠癌。根据我们的研究结果来看,酪酸梭菌在消除肠道炎症、营养恢复受损肠黏膜、抑制肠道内致病菌和腐败菌的生长繁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南方医院消化科副主任 白杨:

目前的动物与临床研究发现,结肠癌与结肠组织中的有害菌数量有关。在与结肠炎相关的癌症病患以及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身上也发现了肠道菌群的异常现象,这些异常现象与腺瘤性息肉和致癌粘膜的产生息息相关。这些动物与临床研究都说明,肠道菌群失调会导致炎症和息肉,若未能对因治疗长期久治不愈就有可能在肠毒素的作用下恶变为肠癌。

众所周知,肠癌大都是由肠息肉恶变而来的,而肠息肉是由炎症增生而来的。目前的研究表明,失调的肠道菌群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影响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一方面,有害菌的刺激会引起过度免疫应答反应,导致持久的慢性炎症,从而引发活性氧和炎症细胞因子的释放,进而可构成有助于肿瘤生长的微环境;另一方面,具核梭菌、弯曲杆菌等有害菌产生的毒力因子、基因毒素通过启动致癌信号通路、导致DNA损伤等途径促进结直肠癌的发生、生长和转移。由此可见,肠道菌群失调是肠癌发生的源头。

研究显示,酪酸不仅是肠粘膜再生修复的第一营养物质,还能降低炎症因子TNF-α、核转录因子NF-κb以及五羟色胺的表达,起到消除炎症、营养修复受损肠粘膜、恢复肠功能及肠道菌群平衡的作用。建议患者在治疗肠道疾病时,增加对酪酸菌的补充。

国家癌症中心早诊早治专委会主任、办公室主任:陈万青

肠癌是全球也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呈上升趋势。因此了解肠癌相关知识,做到早预防、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对降低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肠癌的发生两大原因,一个是内因,肠癌患者一般都有基因的易感性;第二是外因,即患者的肠道内环境的改变。基因问题我们无法改变,只能通过改善我们的肠道微环境,预防肠癌的发生。

微态医学研究的结果证实,正常的肠道菌群可以保护肠道上皮,减少炎性反应和肿瘤的发生。而当生活方式改变的情况下,肠道菌群种类和数量上的平衡被打破,保护作用被削弱,有益菌的匮乏,有害菌的泛滥产生各种毒素,诱发了肠黏膜的炎症,炎症久治不愈,被损伤的肠黏膜得不到及时修复,进而导致肠道息肉的发生,进而成为腺瘤,最后恶变成为肠癌。

因此,我认为科学的预防肠癌应该改变生活习惯,治疗肠道菌群失调,维持肠道菌群健康,也就是从肠癌发生的源头进行干预。希望我们共同努力,在肠癌防治的道路上贡献我们自己的力量,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国家科技部人才科普司原司长 吴远彬:

目前,我们对于人体微生态的科普工作还有待提高,主要表现在包括部分医生在内的医药行业人员以及广大民众对肠道微生态知识的认知不足,无法对因科学治疗肠易激、慢性腹泻等肠道疾病。根据《“十四五”国家科学技术普及发展规划》要求,我建议:

一、科协与企业联合建立微生态科普场馆和科普基地,鼓励中小学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就近分期分批到微生态学的科普场馆和科普基地开展微生态学科普教育实践活动,从小树立起“肠好才能身体好”的健康理念。

二、把人体微生态知识写进小学的《自然》、初高中的《生物》课本,推动微生态学科普与学校教育深度融合。坚持科普要“从娃娃抓起”,构建小学、初中、高中阶段循序渐进,校内、校外有机融合的微生态学教育体系,在青少年时期就打牢“微生态决定健康”的理念基础。

三、加大优质微生态学教育资源和精品微生态科普课程的开发,切实增强科学性、系统性、适宜性和趣味性,丰富中小学微生态学教育内容,培养并提高广大学生对微生态学的学习兴趣。

四、建议各医药高校开设微生态学的系统性教育与实践课程,让未来的医药行业人员都能接受微生态学的教育学习。加强高等教育阶段的微生态学教育和科普实践,鼓励和支持高校教师、学生开展微生态学科普社会实践。避免在临床诊疗中出现因对微生态学的认知不足而影响科学诊断和对因治疗。


×
妇幼保健
健康养生
两性健康
奇闻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