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25日,在“第八届医学家年会(2023)”上,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获得“十大医学人文创新医院”称号,医院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王克霞获“十大医学人文院管专家”称号,外科部副部长、泌尿外科主任李建兴获“十大医学影响力专家”,胃肠外科主任李元新获“十大医学促进专家”称号,肝胆介入科主任张跃伟获“十大医学创新专家”称号,宣传中心专员韩冬野获“年度优秀通讯员”称号。院长董家鸿院士出席峰会并发表致辞。
李建兴(左)、李元新(右)主任与董家鸿院长于会场合影留念
据悉,“第八届医学家年会(2023)”是由医师报联合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成都市医师协会共同举办,围绕“致敬新时代、致敬奋斗者、致敬医者”讲好百年医学故事,分享新时代区域医疗中心医联体建设经验,探讨医院高质量管理模式,学科建设发展要点以及医疗机构如何做好健康的科普传播等热点内容开展讨论。
开院八年余,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不断改善医疗服务,持续提升患者就医体验。推行整合式医事服务,优化服务流程,设立一站式门诊服务柜台、一站式住出院服务中心、一站式结算中心,实现出院患者即时结算、异地医保结算,开展分时段预约就诊、一医一护一诊间等服务模式,持续提升智慧服务水平,让患者“少跑路”、信息“多跑路”。2021年,医院成立整合式客户服务中心,提供全天候、一站式咨询投诉服务,党委每月研究“接诉即办”工作,主动治理向“未诉先办”转变。通过创新服务模式、优化服务流程,全方位营造便捷、舒适、温馨、疗愈的就医环境。
此外,医院开设之初就探索建立专业医务社会工作服务体系,链接医院与社区、患者与社会,是医院一张靓丽名片。医务社工作为医疗团队的组成部分,通过个案服务、病友团体、社服基金、社区服务、志愿服务,形成覆盖患者从社区、入院、出院到社区照护的完整闭环服务体系,为患者提供生物—心理—社会的综合疗愈。医院推行“社工+志工”双工联动模式,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和谐医患关系,截至2022年底,共有在“志愿北京”实名注册志愿者760人,其中持续上岗的社会志愿者182人,累计服务时长超过31.7万小时,疫情期间服务超过4万小时。医院注重开展医学人文教育活动,持续推进人文科室建设,5个科室获评北京市医管中心人文科室建设示范科室。院党委组织开展患者、员工“两满意双提升”党建品牌创建活动,由党支部结合具体工作办实事,持续改善各项对外对内服务。
李建兴,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外科部副部长,泌尿外科主任,清华大学教授。在泌尿系结石微创治疗领域,李建兴在国际上创新多项新技术成为行业规范,率先倡导并推广了“两步法”建立标准通道经皮肾镜技术,其针状肾镜等系列创新研究及创新术式,更好地保护了肾脏功能,为患者带来生的希望。个人完成2万多例超声定位经皮肾镜手术,无一例肝、脾、结肠损伤,无一例尿源性脓毒血症死亡病例。在将诊疗技术无私分享给国内外医疗机构的同时,还将国外先进的教育培训项目引入国内,在国内举办结石腔内“手把手”学习班等。他依托学协会举办“清石无阻,健康同行”等公益活动,并于西藏等地成立工作室,带动基层医疗水平提升。被称为结石治疗“神之手”。
李元新,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胃肠外科主任,主任医师,作为黎介寿院士团队核心成员之一曾于2010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科室成立之初,他确立了“解决临床复杂疑难问题、技术先进、特色鲜明、精准微创、多学科团队”发展理念,带领科室掌握了以小肠移植、腹腔多器官簇移植、复杂肠瘘和肠梗阻手术、手术机器人为代表的临床复杂技术,形成了涵盖疾病谱广、技术链全、技术高端的胃肠外科学科发展的良好态势,并创新和发展了一些临床复杂技术,形成了肠功能障碍外科治疗和胃肠微创外科两个技术特色方向。2022年,他带领团队成功完成了2例改良腹腔多器官簇移植,标志着我国器官移植技术在腹腔多器官簇移植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张跃伟,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肝胆介入科主任,主任医师,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多年来致力于应用微创介入技术不断开拓创新,带领团队应用改良FOLFOX方案经肝动脉内药物灌注方法,治疗伴发高胆红素血症肝肿瘤,疾病控制率达到61.8%,该创新研究成果,为目前尚无指南推荐的难治类型肝胆肿瘤患者,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也给患者有机接受后续靶免等系统治疗创造平台和时间窗。近年来,他紧跟学术热点,在肝胆姨中心多学科支持下,在精准医学和多学科综合诊疗理念指导下,探索应用微创介入方法联合靶免药物、放疗等治疗中晚期肝胆肿瘤的临床新模式,可喜地看到,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病人获得手术切除或肝移植治疗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