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12日发表报告说,研究人员已绘制出大脑形成长期记忆的部分分子机制,有望为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提供新的靶点。
这项最新研究显示,小鼠神经元中一种被称为CPEB3的蛋白质能使神经元存储长期记忆。记忆是通过神经细胞间的连接,即突触的形态和功能长期变化而形成的,这一过程被称为突触可塑性,而这种蛋白质可以强化突触连接。CPEB3蛋白质释放得越多,突触连接就越牢固,记忆也因此稳固下来。
研究显示,小鼠大脑中负责记忆的海马体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生产这种蛋白质,并将其转移到神经元的“处理小体”中。这种“处理小体”没有膜等物理界限,蛋白质仅因浓度差异而聚在一起。当这些蛋白质充满“处理小体”后就会离开神经元中心来到突触,并在动物形成记忆时释放出来。
研究还显示,当小鼠不产生这种蛋白质时,仍可形成新的记忆,但无法保存下来。
论文作者之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埃里克·坎德尔说,新研究揭示了大脑形成、保存和提取记忆的分子基础。研究人员说,人脑中也存在类似蛋白质,未来有望通过促进这种蛋白质产生来避免突触退化,从而延缓记忆丧失。
乳腺癌容易盯上哪些人?
白带发黄是宫颈癌的警示吗?
超高龄生育,这几件事你准备好了吗?
孩子发烧、恶心、呕吐!竟然是心理出了问题
数据显示我国女性平均预期寿命突破80岁
健康早知道:你的子宫还“年轻”吗?
打了胰岛素,血糖为什么没有降?
多囊卵巢,如何才能尽快怀孕?
女性更年期如何保持健康与美丽?
坚持早睡身体会有什么变化?
抑郁的人,这4类食物尽量少碰,或助改善情绪
多吃3样粗粮,健脾胃,营养滋补暖身
南京一男子每天1包烟4年2次心梗
小小“杨桃”是个宝,养颜美容抗疲劳
多吃三种美食,润肠排毒,美容养颜,滋养子宫
天天吃二甲双胍,为何血糖不降反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