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通知,提醒药品企业签订《医药企业价格和营销行为信用承诺书》并按时提交,否则,自2021年4月1日起,山东省药械集中采购平台不再接受其新的投标或者挂网申请。
不光新的投标受影响,对于未提交书面承诺的企业,如其他企业有可替代、能满足临床需要的产品,6月1日起会将已中标药品予以撤网。
同一时间,上海也发布类似通知,敦促药企尽快上传《信用承诺书》。
健识局注意到,截至3月10日,仍有2068家医药企业和3896家配送企业未按上海市医保局的要求上传《信用承诺书》。上海市医药集中招标采购事务管理所明确,相关企业应于3月31日前完成上述工作。
医疗资讯网了解到4月1日起,国家医保局建立的“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制度”要开始正式发威了。在这之前,《信用承诺书》只是第一步小试牛刀,信用评价目录、药企信用评级机制、失信行为分级处置机制还在后头。
可以预见,今后大批药企的营销行为将逐步被约束,随之而来的是,传统营销模式的改变、出售非核心品种、基层市场裁员等业务调整已成大概率事件。
在上海披露的未提交承诺书名单中,不乏通化金马、葵花药业、惠氏、辉瑞、白云山、健康元等知名药企。
事实上,未提交承诺书名单上,药企是少数派。健识局统计,名单共涉及5964家企业,其中药品企业仅有405个,其余均为医疗器械企业。
在产、销各个环节,医疗器械比药品都更分散,集中度不足,这也让医疗器械行业成为卫生系统商业贿赂的“重灾区”。
据健康时报报道,近五年来,GE医疗在全国各地涉及45起行贿案,累计金额超2500万元。另外,根据中国裁判文书网的信息显示,四川省攀枝花市妇幼保健院特检科主任伍文霞、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院长易利华等多人的受贿案,背后均有医疗器械企业的身影。
《信用承诺书》就是让企业承诺:在生产销售各环节都没有失信行为。这份承诺书,也就是对医药企业、特别是涉及商业贿赂较多的医疗器械企业产生震慑作用。
也有业内人士分析,企业在上传《承诺书》的同时,省级招采平台可收集企业和产品信息,为下一步器械集采做准备。
2020年底,国家组织首批冠脉支架集采,价格最高降幅近九成,其中“水分”可见一斑。今年2月底,国家医保局已基本确定第二批高值耗材的产品名录。
这或许也是各家企业迟迟不愿申报的原因。目前仅上海一地,就有超5000家医疗器械企业未曾上传《信用承诺书》,大多数企业还保持观望态度,抱有侥幸心理。
按照国家医保局的要求,2021年2月底前,各省投标挂网企业书面承诺提交比例要达到80%以上,2021年3月底前,达到95%以上。
这是监管部门的最后期限,从目前各省份印发通知的情况来看,达标率不容乐观。业内普遍认为,此番上海与山东发文催促提交,只是一种政策信号,相关药企一定要在规定的时间内上传文件,否则产品撤网对企业的打击会更大。
药企向省级采购平台递交《承诺书》,是国家医保局打击商业贿赂的重要举措。
2020年9月,国家医保局印发通知称,建立医药价格和招采失信事项目录清单。药企在营销过程中给予回扣、违法避税、实施垄断、不正当价格、扰乱集中采购秩序、恶意违反合同约定等有悖信用行为将纳入评价范围。
在向省级药品和医用耗材集采机构提交署名承诺书后,企业方可获得挂网资格。健识局获悉,上述信用评价体系视情节严重,分为一般、中等、严重、特别严重四个等级。
按照此前信用评级的规定,行贿若超10万元或信用评定为“严重”,涉事产品将遭暂停挂网的处罚。这一数字对动辄年销售超数十亿元的医药器械公司,实在是九牛一毛。
2020年8月,国家医保局曾明确表示,2016年-2019年,全国百强药企存在回扣行为高达50%,其中频率最高的企业三年涉案20多起,单起案件回扣金额超过2000万元。
显然,与企业签订《承诺书》旨在净化中国医药市场的环境。中国医药行业经过30年的发展,仅靠现有司法判决的力度,难以形成有效惩戒,不能根除市场顽疾。
北大纵横管理咨询集团合伙人王宏志曾对健识局表示,对于频频涉案的药企,只有通过累计其失信行为进行处罚才能起到震慑作用。
业内普遍认为,医保部门的这一举动明显意不在处罚某一家企业,而是希望促进药品价格回归合理,斩断带金销售链条,倒逼整个医药行业净化升级才是最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