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6日,国家药监局药品评价中心发布《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2020年)》(以下简称为《报告》)《报告》显示,2020年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收到《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167.6万份。1999年至2020年,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累计收到《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1687万份。
2020年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收到新的和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50.6万份,占同期报告总数的30.2%;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16.7万份,占同期报告总数的10.0%。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报告》指出,2020年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共收到抗感染药不良反应/事件报告49.5万份,其中严重报告4.9万份,占9.8%。抗感染药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占2020年总体报告的29.5%。 其中数量排名前3位的药品类别分别是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青霉素类,严重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数量排名前3位的药品类别分别是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抗结核病药。然而,《报告》中尚未公布具体所涉及到的药品。
《报告》还着重介绍了老年患者的用药情况,其指出,2020年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中65岁及以上老年患者相关报告占30.3%,较2019年略有升高。2020年共收到老年患者严重报告占老年患者报告总数的11.5%,高于2020年总体报告中严重报告比例。
其中老年患者用药不良反应中的化学药品占84.6%,排名前5位的是抗感染药、心血管系统用药、肿瘤用药、神经系统用药、电解质、酸碱平衡及营养药;中药排名前5位的是理血剂、补益剂、祛湿剂、清热剂、开窍剂。
累及器官系统排名前5位的是胃肠系统疾病、皮肤及皮下组织类疾病、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各种反应、各类神经系统疾病、呼吸系统、胸及纵隔疾病,化学药品、中药累及器官系统排名前5位的与总体基本一致
因此《报告》建议,老年患者受基础疾病较多、机体代谢水平较差以及用药情况复杂等因素影响,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风险更大,因此仍应持续关注老年人群用药安全。
并且老年患者及家属安全用药的认识和能力也要提高,最大限度地减少药物治疗中给患者带来潜在的药源性损害,保障老年患者的用药安全。建议老年患者设立个人专用药物记录本记录用药及不良反应。
乳腺癌容易盯上哪些人?
白带发黄是宫颈癌的警示吗?
超高龄生育,这几件事你准备好了吗?
孩子发烧、恶心、呕吐!竟然是心理出了问题
数据显示我国女性平均预期寿命突破80岁
健康早知道:你的子宫还“年轻”吗?
打了胰岛素,血糖为什么没有降?
多囊卵巢,如何才能尽快怀孕?
女性更年期如何保持健康与美丽?
坚持早睡身体会有什么变化?
抑郁的人,这4类食物尽量少碰,或助改善情绪
多吃3样粗粮,健脾胃,营养滋补暖身
南京一男子每天1包烟4年2次心梗
小小“杨桃”是个宝,养颜美容抗疲劳
多吃三种美食,润肠排毒,美容养颜,滋养子宫
天天吃二甲双胍,为何血糖不降反升?